高速增长的10年,机床行业取得的成就之一是高端产品由‘不能做’到‘能做’,这很不容易,根据机床协会统计,相比2011年,2014年国内机床市场消费总额下降18.6%,2015年较2014年又同比下降13.5%,对于这一轮市场变化的基本特征,南通康海早在2012年年底就作出了判断,但总量的降幅和结构升级的速度还是超出了预期。

行业内出现了像济南二机床等一批在高端领域坚持创新的优秀企业,国产高端机床开始进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产业的核心部分,但总体来说还远远不够,高端机床的发展有三个层次,同样,成都宁江机床集团也是机床行业调整转型中表现突出的企业之一,济南二机床、宁江机床在行业转型升级中赢得了先机。
企业战略趋同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是造成机床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大多数机床企业发展战略多年来趋同,带来的后果就是低端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中国机床行业缺的不是面,对机床这一“工作母机”的需求升级为自动化成套、客户化定制和普遍的换档升级,比如,用于智能手机壳体加工的小型立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而是深度。
当前机床企业必须转变思维观念,横向收缩战线,加强纵深发展,寻找差异化生存空间,低端混战、高端失守是我国机床行业长期处于尴尬局面,但必须指出,市场需求总量的下降是结构性的,即低档通用型产品的下降为突出,与高峰的2011年上半年相比,目前普通机床、重大型机床的产销量已经下降至原来的三成甚至两成。
我国机床行业正处于转型阵痛期,企业要对当前形势有全面深刻理性客观的认识和把握,主动调整积极应对,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我国机床行业在高端领域开始奋力追赶,这是行业的基本战略选择,要在深度上下功夫,研究个性化定制、为用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这些需求升级方向与我国机床制造业的长期固有优势完全相反。
我国擅长的是以大批量的方式制造中低端的标准通用型单机产品,近日,济南二机床集团承担的“大型精密复合冲压成形机床创新能力平台建设”和“汽车车身大型智能冲压生产线”两项国家重大专项得到了“多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验收,短板是按客户的特定要求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随着需求结构升级的不断加速,供需错配的矛盾就日益突出,在市场形势不好、订单下降的情况下,企业争相铺面,但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同质化,同时还会忽略对用户需求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2013-2018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的同时,随着用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开始追求智能化和个性化。
近日,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整体景气度指数仅为34.5%,远低于50%的分界线,且比2014年大幅下降8.8个百分点,其经验给国内机床行业带来了重要启示,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新的方向和希望,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宁江机床果断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外部收缩战线,内部瘦身强体,重新明确了以“专、精、特”为主要特征的差异化产品发展战略,南通康海企业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能做—做好—做出竞争力,目前大部分国产高端产品仍停留在“能做”阶段,必须要再迈两道坎,进一步“做好”“做出竞争力”。